?
■ 張步雄
日前,筆者走進位于莆田城區的阿豹民間調解團隊辦公室看到,一面面鮮艷錦旗掛滿了墻壁,發起人王金森十分自豪。
王金森,綽號阿豹,曾任村治安保衛委員會主任。由于他在工作中看到了調解的重要性,秉持“小調解、大和諧”的精神,以一腔熱血,創立公益性質的“阿豹民間調解室”。從靈川鎮到城廂區,再到如今走向整個莆田市,阿豹民間調解團隊走過了不少風風雨雨,工作卻卓有成效。至目前,團隊隊員發展到目前的20人,已調解涉及土地方面的矛盾糾紛269件,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500多萬元,制止了25起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惡性案件的發生。由于工作出色,2022年,王金森獲得“福建好人”榮譽稱號;2023年,獲得莆田市基層社會治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,2024年,獲評“秀嶼區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訪突出個人”。他的無私奉獻得到了廣大居民和社會的認可,團隊成立至今,已收到錦旗89面。
談起案例,王金森滔滔不絕。
2023年4月的一天,阿豹民間調解團隊收到了一個調解請求,村民林某與柯某并排建設各自房屋,柯某為了自家出行方便,于30年前修建了一條長20多米、寬3米的村道,林某不愿意出資卻想通行,雙方由此產生矛盾糾紛,甚至多次大打出手,怨恨大大加深。王金森帶領團隊隊員與靈川鎮政府、靈川派出所、靈川法院等單位工作人員一道,在城廂區公安分局進行調解。雙方拉鋸3天,調解陷入僵局。
經過討論分析,王金森找到并說動了柯某的兒子,而林某也是通過其親戚說通。最終,林某賠償柯某家相應的經濟損失,并由阿豹民間調解隊出資3000元,將林某家面向村道的大門修堵起來;而柯某家也不在村道兩旁設置圍欄,并撤訴息訪。
王金森坦言:“調解耗時間,飯點經常趕不上,往往一樁案件還沒調解成功,下一樁案件的電話又打來了。”隨著阿豹民間調解團隊的名聲漸響,不僅在本區,甚至周邊縣(區)的群眾也會慕名前來求助,王金森通常會自己驅車前往現場走訪了解情況。
“自己沒能力,如何取信于民?如何更好地服務群眾?”他深知,干好調解工作就必須學以致用、用以促學、學以促行,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,不斷提升調解水平,增強調解能力。在團隊律師的幫助下,他經常學習《民法典》《土地管理法》等相關法律知識,并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結合起來,以更高效地推進調解工作。王金森說,這一路走來雖然很不容易,甚至經歷過被威脅,但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,收獲了鄉親們的不少好評,“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近年來,莆田市政法委領導、相關縣(區)黨政主要領導都對阿豹民間調解團隊的調解工作予以高度肯定,推動相關鄉(鎮)設立民間調解室,支持團隊開展調解工作。王金森表示,他將繼續熱心做好調解工作,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關懷。

官方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