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本報訊 今年來,建寧縣通過免費勘驗、多方聯動、優化流程等一系列舉措,成功化解了大量林權登記聯戶證書問題,為釋放林業資源潛力、促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。截至目前,該縣已完成100余宗林權登記聯戶證書的化解工作,涉及林地面積25987.97畝,惠及林農300余戶。
受歷史政策影響,建寧縣部分山林長期存在聯戶登記現象,涉及面廣、戶數多,導致四至界限不清、權益分配混亂,林權證上“多戶共有”的模糊權屬,不僅引發林地流轉糾紛,更制約林業規?;l展,嚴重影響林農生產積極性與林業經濟活力。
為此,該縣創新構建“發包方統籌協調+自然資源部門專業勘驗”協同機制。由村集體作為發包方,發揮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意、山林分布的優勢,負責組織協調、矛盾調解和資料初審等工作;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建專業勘驗隊伍,運用無人機航測、GIS地理信息系統、影像套合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,開展免費林權勘驗服務。通過實地測量、界址標定、數據采集等工作,確保林權界址認定精準無誤,有效避免因權屬不清引發的矛盾糾紛。
針對聯戶登記中因登記主體分散、權屬關系復雜導致的“多頭跑、反復跑”難題,該縣推出“委托代辦+黨員下沉”服務模式,通過賦予村級組織見證委托權限,明確由熟悉情況的村干部擔任“代辦員”,協助林農完成登記材料初審、委托手續辦理,并將分散的權利人需求集中整合,變“多人跑”為“一人跑”。同時,組建“黨員先鋒隊”,采取“下村入戶、定點駐辦”的工作方式,深入村組,現場提供政策咨詢、材料預審、收件登記等“一站式”服務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登記服務。
此外,該縣還建立“減材料、優環節、強協同”機制,將需林農自行提交的多類證明材料進行系統整合,依托政務數據共享平臺,打通部門間的數據壁壘,推動信息內部核驗與共享,變“群眾跑腿交材料”為“數據跑路代驗證”。同步推行“一次性告知”標準化服務,確保林農對登記流程、要件要求一目了然,有效避免因材料不齊、政策不明導致的重復奔波,實現林權登記服務從“多次跑”到“最多跑一次”的升級,切實提升林農辦事體驗感與滿意度。
■ 何 超
官方二維碼